門徒的人際關係

文:ShirleyL
圖片來源:Mick Curley @http://indonesiaexpat.biz/other/the-tragedy-of-the-travelling-dolphins/

講員:Dr. Jeff
經文:9:38-50; 5:13-29

今日的講題是「門徒的人際關係」,而廣東話的「跟錯大佬做錯靚」這一句諺語,可更傳神地表達今天馬可福音經文的精髓,亦是今天講道的副題。

如果我們從可8:30看起,不難發現,門徒所期待跟從的大佬,與耶穌要成就的身分,有著很大的差距門徒不願意聽明耶穌要被殺,要復活的預言(8:31-33; 9:31-32),還要爭做大佬(9:33-35)、和要求坐在耶穌的左右兩邊(10:35-45)。雖然段落之間的結構並不緊密,但中心主題仍是清晰的:就是「基督的身份」與「作門徒的意義」是一塊銅板的兩面,我們若然要跟從這為大佬(耶穌),就必須過他的那種生活、學他的為人處事。否則,必然失望而回,跟錯大佬入錯行。

今天讓我們從經文中,學習如何過一個門徒的生活。

一.我們必須心胸寬廣

經文(38-41)告訴我們,約翰向耶穌投訴,有人奉耶穌的名趧鬼,卻不跟從「我們」。在約翰的眼中,他不悅的不是這人有否跟從「耶穌你」,而是「我們」。這背後說的是他認為跟從耶穌的,只有他們一家,是專利,獨家經營,其他人是A貨,必須取締。其實這樣的故事,在舊約也有記錄。在民數記11:26-29中,約書亞也同樣向摩西告狀:說有兩個長老,並沒有如摩西的要求,到會幕前站立,領受神的靈,受感說話(prophesy),而是留在營幕內,郤仍有神的靈在他們身上,也同樣受感說話。摩西的回應是,你不應為我的緣故嫉妒人,「惟願耶和華的百姓都是先知,願耶和華把他的靈降在他們身上!」

聖靈的工作,是很活潑的,有驚喜的時候,也有不按常規的時候。聖靈的工作是不能受限於一個公式化、規模化、又甚獨家經營的局面。這不但不是耶穌所喜悅的,更會阻礙神國的擴展。

二.我們對罪惡必須杜漸防微

杜漸防微的意思,是在發現罪惡壞事情的端倪時,及早處理,制止其發展。這也是經文裡用誇張的修辭所表達的意思(耶穌當然不是鼓勵我們去自殘,斬手斬腳!)。例如,有一位姊妹從小便很容易受驚,經常焦慮不安。有一次她在公司的WhatsApp群組勇敢地承認了自己大意,忘記了關掉爐頭。在她承認了這個後,她才回想到,原來她之前每當做錯事時,總躲在後面,不承認錯誤。這樣長久以來,她便不知不覺地畏縮起來,而她的自信也受影響。我們盡早處理,不然,罪惡必發酵發展。

這段經文的第一句,「凡使這些信我的小子中的一個跌倒的,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這人的頸項上,扔在海裏。 (v42)說明「令小子跌倒」在神的國度裡,是一件很嚴重的罪惡,在前一點的37節,更說明不接待像這些小孩子的,等同拒絕了上主。那小孩子是唯呢?小孩子象徵那些被忽視、沒有地位、最脆弱無助的人。

三.我們要調和關係

孫寶玲認為9:49-50中的「必用火和鹽醃名人」,可能是指基督徒的生命,好像獻給神的祭物,必先經歷火和鹽的歷煉(彼前1:7; 4:12)。原來舊約時代的祭物,也須先用鹽調和(2:13)。鹽除了在獻祭上的功用,它還可以防腐、消毒和調味。在古代社會,鹽是用來比喻美德和品格的。優美的品格也是需要時間去磨練出來的。「你們中間要有鹽,彼此和睦。」(v50)便強調基督徒的品格在調和群體關係的重要性。

這經文中的「和睦」叫人想起詩篇133:1的「看哪!弟兄和睦同居,是何等的善、是何等的美。」但原來,在希伯來原文裡,是沒有「和睦」這兩個字的。李思敬把它翻譯為:「看!多好又多美。兄弟居住、對!一齊。」可見所謂的好,與和睦並沒有關係。在詩人的角度,重點是可以共聚在一起,即使沒有和諧。其實,不同意見的人,即使未能達致共識,但卻願意一起崇拜、團契,是一件既不簡單,也十分美好的事情。

聖經中和基督教歷史中,充斥著各種的紛爭、分黨分派、爭權奪利。雅各書就指出人的紛爭來至人的私慾(4:1-2)。其實人本性應該不是喜愛鬥爭和嫉妒的。人需要鬥爭,很多時候也是因為資源有限,自己感到生存受到威脅,在高度恐慌和焦慮下,為了自保,才不惜做出各種的凶狠殘暴,甚至連自己也被嚇到。

在門徒面前有兩條路:一是「森林法則、弱肉強食」、「有你冇我,有我冇你」I live at the expense of you; 二是「我要生存,我也容讓你生存」to live and to let live。相信耶穌希望門徒和我們選擇後者。所堅持的是一個信念:即使我們彼此有時會有不同意見,但是我在這地方生活時,我尊重你在這個地方也有生存的空間。「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,互相代求,使你們可以得醫治。」(5:16)指出的,就是我們都是有罪的人,被傷害,也會傷害人,但我們並不是過一個孤單獨立的生活。我們必須活在群體裡,學習「彼此認罪,互相代求」、愛和被愛。

我們都是社交生物 We Are Social Beings

神經科學家Stephen Porges 指出,健康的情緒調節(Affect Regulation)是必須發生在人與人之間的互惠互動(reciprocity)關係裡,一個人是不可能做到的。其實所有哺乳類動物也需要社交參與(Mammals are hardwired to be socially engaged)。比起其他生物,我們需要更長的時間在父母的互動中建立社交關係而成長。我們的生命,就像當代美國神學家 Frederick Büchner所形容的:「你的生命和我的生命像海浪一樣,互相湧流向對方,除非你擁有平安、喜樂和自由,否則我永遠不會有真正的平安、喜樂和自由。」

願我們也學習耶穌的生活和為人處事 —– 心胸寬廣、杜漸防微、調和關係。